/
【权威发布】淄博市“十三五”成就巡礼...

【权威发布】淄博市“十三五”成就巡礼:用好用活改革关键一招 助推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

2020-12-25 阅读量 2

12月24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淄博市“‘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三场,市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二级调研员李卫发布“十三五”时期淄博全面深化改革有关情况。

第一,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情况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改革工作极不平凡的五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改革要求,切实用好用活改革关键一招,聚焦制约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各项改革蹄疾步稳、扎实推进,呈现出全面发力、纵深推进,多点突破、次第开花的生动局面,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动力活力。

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的成绩:

一是制定实施了一批重要改革制度文件,搭建起了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坚持把制度创新作为改革的重中之重,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增强有效制度供给,加快释放改革红利。在全省率先制定《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重点领域改革方案》及31个具体实施方案,涉及16个方面体制机制改革、34个制度创新事项,获省委刘家义书记批示肯定。2016年以来,市委累计召开深改组(委)会议31次,研究审议改革方案135个。《淄博市全面深化改革重要举措实施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的248项任务已出台改革文件699个。创新推出加强党的建设、干部人才队伍、双招双引等一批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并不断转化为淄博新一轮发展、区域竞争和社会治理的新优势。

二是攻克了一批制约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难题,激活了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把改革作为破解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难题的攻坚利器,以自我革命精神,向根深蒂固的体制障碍、机制梗阻、利益藩篱开刀。连续三年制定实施“全面深化改革要率先突破”工作方案,精心谋划实施“十五大重点改革攻坚事项”,在产业发展路径变革、功能区调整完善、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实现突破,我市因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成效突出连续三次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在全国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2019年度评估中获得全国第一名,全国第三届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现场经验交流活动在我市举行。

三是争取承接了一批国家省重大改革试点,充分释放先行先试政策红利。坚持把改革试点的争取推进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桥头堡”和“重头戏”,实行试点线索交办、试点任务台账管理等制度机制,鼓励引导各级各部门尽最大努力争取中央和省在试点布局、政策、资金和项目上的支持。2017—2019年,全市累计承接245项省级以上试点任务(其中国家级60项)。坚持“顶层设计”与“自主创新”相结合、“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统一,鼓励各级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自主创新改革。每年在全市范围内推选20项民生领域制度创新改革经验,坚决做到“群众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截至目前,已累计推广推介100项改革创新经验。全国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试点、全省农村改革试验区等重大改革试点对我市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四是创新推出了一批强有力的改革落实举措,确保各项改革成果真正落地见效。首创制定《淄博市全面深化改革运行规则》,将各项工作的具体规范和制度要求具化、细化、量化。坚持并完善“六个一”督察制度,创新开展“1+1+N”督察,相关做法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新华社通稿刊发推广推介。创新实施领导干部领衔改革“三张清单”制度,改革主体责任不断压紧压实。组织对重点领域改革成效开展第三方评估,及时打通改革落地的梗阻点,倒逼改革加速落地见效。因抓改革落实成效突出,《淄博市建立健全改革落实工作机制打通最后一公里》经验材料被中央改革办《改革案例选编(四)》收录,并印发中央各部委、各省(区、市)学习借鉴。

五是创造了一批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改革经验,叫响全面深化改革淄博品牌。聚力挖掘典型、培育典型、塑造典型,及时把典型经验转化提升为制度性成果,以点带面、全面突破。打造“信息化推进制度创新”淄博品牌,推出了“一号改革工程”对标学习深圳优化营商环境、“全员环保”体制机制改革、“六个一”督察制度、人大常委会系统性制度创新等众多在全国、全省立得住、过得硬、叫得响的创新改革举措。刑责治污的“淄博模式”被全国人大、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在修订法律和司法解释中采纳;马踏湖“治用保”系统治污经验被中组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收录;我市刑责治污和淄川区“村官直审”的做法在中央改革办《改革情况交流》刊发。全面深化改革“淄博实践”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充分肯定,以信息化作为重要抓手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市人大常委会系统性制度创新、探索“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新路径分别获得2017、2019、2020年度中国改革“特别案例奖”,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落实体系的“淄博实践”入选2018年全国“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落实“淄博实践”》课题文章被中国经济出版社《全面深化改革样本——地方改革创新实践案例研究》一书收录,入选中宣部等举行的纪念改革开放40年理论研讨会推荐论文。《全面深化改革“淄博实践”制度创新案例集萃》面向全国出版发行。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落实暨“淄博实践”高层研讨会、全国社会民生体制改革暨“淄博实践”现场会、信息化推动制度创新暨“淄博实践”现场会、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地方改革观摩研修班等重要会议、活动相继在我市举办。

第二,各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显著突破

从6个方面简要介绍一下:

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一是完善市场体系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实施“三证合一”“一证一码”、电子营业执照等一系列改革,极大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十三五”期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6.4万余户,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大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组建市能源、水务、热力、土发集团,符合条件的市属企业全部完成公司制改制。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将对标学习深圳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聚焦“一门式、一窗式、一网式”办理和“不见面审批”,推出拿地即开工、工业投资项目“1+N”审批、容缺办理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政务服务模式,我市营商环境评价连续2年名列全省前三位,2020年入选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三是大力推进产业变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新旧动能转换政策体系,出台“新经济发展12条”,抢先布局新赛道、发展新产业,在化工、机械等重点行业规划建设10家智能工厂、100个智慧车间,推动3000家企业“上云”。四是着力完善对外开放政策体制机制。制定出台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打造开放合作新平台等10个方面36条措施,提出对外开放十条突破性政策,确定了70项重点任务。五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共确定试点村(居)670个,量化总资产24.89亿元,在5个区县、70个涉农镇(办)建立土地流转和抵押融资服务平台,在淄川、沂源、高青、桓台等区县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六是创新建立“全员环保”机制。针对环境治理领域突出问题,全面理顺环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打造党委领导、政府实施、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环保部门全程跟进、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大环保”机制,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民主法治领域改革方面:一是创新实施以人民为中心“改革三部曲”。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创新实施“以系统性制度创新增强工作整体实效”“以信息化推进依法履职能力现代化”“运用12345政务服务热线大数据依法强化对政府部门工作监督”等系列改革举措,先后在全省人大工作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交流会上做经验介绍。二是扎实推进统战工作改革。建立健全市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协调机制,落实市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非公有制企业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三是建立重大行政决策流程化管理机制。出台《淄博市重大决策程序规定》《淄博市人民政府启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工作规则》,将65项重点工作纳入重大行政决策目录,有效提升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水平。建立法律顾问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度,规范集体研究程序,健全责任追究制度,被列为“山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先后制定出台《淄博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等13个改革文件,承接了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等2个国家级试点和4个省级试点,连续三届被评为“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以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为统领,不断完善文旅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创新性提出打造“5+N”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新模式,推广应用“淄博文化云”,开展“专业制单、百姓点单、政府买单”的服务模式。健全舆论宣传推动中心工作落实机制,着力打造“媒体在行动”品牌,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区县融媒体中心已全部挂牌成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社会体制改革方面:扎实推进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深化非诉讼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改革,全市“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一村一警务助理”配备率达到100%。加快推进政法智能化建设,市法院全面上线全流程网上办公办案系统,经验做法被全省推广;市检察院应用“智慧检务”系统,在全省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市公安局视频多维数据融合应用被公安部推广推介。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方面: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出台《考准考实领导干部政治表现实施办法》,大力选拔使用“狮子型”“老黄牛型”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深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一肩挑”制度,建立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长效整顿机制,创新推行联村党建机制,《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山东新闻联播》头条推介了相关做法。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制定“人才金政37条”,制定配套实施细则39个,出台《关心关爱企业家十条措施(试行)》《建设多彩活力的青年创业友好型城市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

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方面:积极推进监察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市县两级监委组建挂牌、人员转隶和内设机构优化调整等任务。扎实推进党委巡察体制改革,创新推出交叉、提级、联动、捆绑、追溯巡察模式,探索“系统巡、巡系统”巡察新路和“5+2+N”巡察组队模式。深入推进派驻机构改革,形成“10+5”模式,实现对市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监督全覆盖。探索构建政治生态评价体系,科学评价、精准画像,推动形成风清气正良好环境。

“十三五”时期我市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绩。“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坚持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满足民生品质需求等方面,策划实施一批重点改革支撑项目,让改革真正成为攻城拔寨的“冲击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0
相关推荐